古代中世纪商人习惯法时期;2,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国际贸易法的国内法发展时期;3,二战后,国际贸易法统一化发展时期。
高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企业纷纷以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国际化经营的产物——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1973年以前)1950—1973年的23年间,国际贸易从600 亿美元增加到5740亿美元,增长了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贸易历史上增长最迅速时期的水平。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可以把整个贸易模式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产业间贸易阶段、产业内贸易阶段和产品内分工贸易阶段。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经济从而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 所谓的商业革命表现为商业性质、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方面的巨大变化。
1、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分工,也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各国尤其是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市场,而需要开拓海外贸易。②欧洲国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得到提高,为实现海外贸易进一步提供可能。
2、【答案】: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 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3、跨国公司全球化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利益扩张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市场扩张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新兴产业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国内产业调整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消费者利益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如果还有疑问欢迎询问我们欧高国际货运代理。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描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以及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系统解释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可以进行贸易活动的经济现象,使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核心竞争力理论。
李嘉图和俄林认为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差异。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相对高的一种是该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大卫·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因为它们拥有不同的生产成本优势。因此,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各国之间的生产成本差异,从而使得各国通过贸易可以实现更多的产出和消费。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的绝对成本的差异,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该国就具备该产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反之则进口。
1、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过程:国贸起源: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2、“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原来各自发展的各国联系起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也由此发展起来了。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经济从而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 所谓的商业革命表现为商业性质、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方面的巨大变化。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
4、答案: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的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
6、拓展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
1、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M·V·波斯纳(Michael V. Posner)和胡弗鲍尔(G. G. Hufbauer)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侧重从技术进步、创新、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扩展了资源禀赋论中要素的范围。
2、古典贸易理论以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分别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新贸易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所有权还有区位优势理论,还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 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 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 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4、古典派: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5、动态贸易理论是指国际贸易的模式和方式随着时间、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和变化的理论。首先,动态贸易理论强调了贸易的动态性,即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来实现贸易模式的优化和变革。例如,一些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加强工业化来提升自身的贸易地位。